QX∕T 355-2016 电线积冰气象风险等级(气象)

ID

87E8369D577140438EA06FC6103689FC

文件大小(MB)

0.4

页数:

12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26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07. 060,A 47,中 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,QX/T 355—2016,电线积冰气象风险等级,Grades of meteorological risk of wire icing,2016-12-12 发布2017-05-01 施,中国气象局 发布,QX/T 355-2016,目 次,刖日.山, 范围 . 1,2 术语和定义 . 1,3电线积冰类型和气象风险等级 . 2,附录A(规范性附录)全国电线积冰类型区分布图.. 3,附录B(规范性附录)标准冰厚计算公式.. 4,参考文献. 5,I,QX/T 355-2016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全国气候与气候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540)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黑龙江省气象局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于宏敏、张洪玲、徐永清、刘春生、魏磊、姚俊英,皿,QX/T 355-2016,电线积冰气象风险等级,1范围,本标准给出了电线积冰出现时的气象条件,规定了电线积冰气象风险等级及其划分方法,本标准适用于电线积冰风险评估,也可为电线积冰的风险预警提供参考,2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2. 1,电线积冰wire icing,雨淞、雾淞凝附在导线上或湿雪冻结在导线上的现象,注:附着在导线上的霜、干雪花和黏附的雨滴,因气温下降至零下而冻结少量的冰,均不作为电线积冰,[QX/T 59 — 2007,定义 3.1],2.2,空气温度 air temperature,气温,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,注:单位为摄氏度(°C),[QX/T 50 — 2007,定义 3. 1],2. 3,相对湿度 relative humidity,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,用百分数表示,[QX/T 50 — 2007,定义 3.5],2. 4,平均风速 average velocity,在给定时段内风速的平均值,注:单位为米每秒(m/s),[QX/T 51 — 2007,定义 3.6],2. 5,雾淞rime,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,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物,2. 6,雨淞glaze,过冷却雨滴碰到温度较低(0.一3C)的地面物体后,直接冻结而成的坚硬冰层,2. 7,标准冰厚 standard ice thickness,均匀裹在导线上密度为0.9g/cm3的冰层的厚度,注:单位为毫米(mm),1,QX/T 355-2016,3电线积冰类型和气象风险等级,3. 1电线积冰类型区,3 .1.1雾淞型区,电线积冰以雾淞为主的区域,雾淞出现频次超过70%,3 . 1.2雨淞型区,电线积冰以雨淞为主的区域,雨淞出现频次超过70%,3 . 1.3混合型区,电线积冰以混合淞为主的区域,雾淞和雨淞出现频次相近,具体分区见图A.1,3 .2电线积冰气象条件指标,前一天日平均气温、日平均相对湿度、日平均风速同时满足表1中相应气象指标,相对应区域有可,能发生电线积冰现象,表1电线积冰气象条件指标,区域,日平均气温,ヒ,日平均相对湿度,%,日平均风速,m/ s,雾淞型区1 — 24, - 31 [65,100] [0,7],雨淞型区[ — 10,— 1] [75,100] [0,8],混合型区[ — 7,0] [70,100] [0,5],3 .3电线积冰气象风险等级,以表1所示气象条件的持续时间或标准冰厚(现)(计算公式见附录B)作为指标,将电线积冰风险,划分为4级,见表2,表2电线积冰气象风险等级,风险等级,气象条件持续时间,d,标准冰厚,mm,1级(轻) 1.3 B0<5,2级(中) 4.6 512 B0>15,2,QX/T 355-2016,附录A,(规范性附录),全国电线积冰类型区分布图,图A. 1是全国电线积冰类型区分布图,图A. 1全国电线积冰类型区分布图,3,QX/T 355—2016,附录B,(规范性附录),标准冰厚计算公式,标准冰厚计算公式为:,及r,式中:,Ba --- 标准冰厚值,单位为毫米(mm);,W——积冰重量值,单位为克(g);,L——导线长度值,单位为米(m);,r——导线半径值,单位为毫米(mm),4,QX/T 355-2016,参考文献,ロコDL/T 5158-2002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范,[2] QX/T 50-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6部分: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,[3] QX/T 51-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7部分:风向和风速观测,[4] QX/T 59-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5部分:电线积冰观测,[5I廖玉芳,等.湖南雨淞丒北京:气象出版社,2011,[6]章澄昌.产业工程气象学.北京:气象出版社,1997,[7]章国材.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.北京.气象出版社,2010,[8]中国气象局.地面气象观测规范.北京:气象出版社,2003,[9]朱瑞兆,谭冠日.应用气候学.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85,5,9OZ —S8,中华人民共和国,气象行业标准,电线积冰气象风险等级,QX/T 355—2016,关,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,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,邮政编码:100081,网址:http://www. qxcbs. com,发行部:010-68408042,北京中新伟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,各地新华书店经销,关,开本:880X1230 1/16印张:0.75字数:22.5千字,2017年4月第一版2017年4月第一次印刷,关……

……